为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以“有利于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师资素质,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宗旨,有效地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确保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高质量地开展。鄞州职高在推进教科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实施了以下工作策略。
一、实施课题过程化管理,把教学科研转化为教师的日常工作
1.校级课题立项有要求
校级课题走的是务实求新之路,期望对教师在业务成长过程中起到思想引领和内涵提升的作用,让一些有追求的教师找到工作的乐趣、精神的寄托,在完成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思考工作,研究教学,立足自己的工作平台,开展创新教学,激励一些有教学能力的教师追求卓越、走向品牌。
校级课题立项要求:一要从教学困惑出发,二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三要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2.课题推进有抓手
对各项课题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工作手册》为抓手,逐月考核、逐月指导,一步一步推进,直到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分立项申报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表、调查报告、研究内容等,如下表,《课题研究工作手册》,分成立项报告、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研究内容、成果总结等栏目,并分别配以“过程管理审阅表”, 逐月业务指导,逐月检查监督,并逐月发放月工作津贴,直至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这一策略真正实现了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化管理,有利于学校校本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学校教科室也对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条例”作了相应的修订,以突出工作条例的可操作性和实际价值。
对于科研新手,实施科研导师引领制,实施科研导师、教科室两级科研指导与管理。
对于科研老手,实施教研组长监督制,实施教研组长、教科室两级科研监督与管理。
3.校级结题评奖有原则
一看题目,是否从教学工作需要出发,开展创新性的教学研究,是否具有研究价值。(10分)二看研究背景,是否对他人研究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了较为透彻深入的思考。(10分)三看研究实践过程,看怎么做的,做得是否深入、透彻,是否有内涵,有无理论价值,是否达到研究目标,做法是否值得推广。(40分)四看研究成果,有无价值,是否丰富,是否起到推动教学工作的作用,成果是否代表课题研究的直接成果。(40分)
二、实施科研导师引领制,大力培养科研骨干教师
为迅速培养一批教育科研骨干教师,也为打造更多的教学名师做准备,学校教科室组织了几位教育科研能力过硬、主持过省市课题的教师担任“科研导师”,让他们与其他积极参与教科研的教师一一结对。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让科研导师对结对教师不断加以思路点拨和技术指导。对科研导师实施精神和物质两层激励。一般被导教师的科研质量与科研导师的工作考核挂钩。落实“科研导师制”,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迅速成长起来。
对科研导师的工作要求:
1.根据《课题研究工作手册》逐月指导,认真引导。
2.审阅意见应以寻找问题和提出建议为主。
3.加强自身科研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4.对身边教师要不断宣传科研的作用、好处。
三、实施教研组长监督制,有力推进教师的教科研工作
把教研组长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对教研组长的教科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以教研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情况作为教研组及教研组长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直接与学期业绩考核挂钩。
教研组长主要做四件事情:
1.负责发动、组织组内教师申报校级课题,甚至申报更高级课题,每学年每个教研组有课题申报任务。
2.对组内教师申报立项的各级课题,每月要监督、督促,根据《课题研究工作手册》,每月有监督填写任务。
3.组织发动教师写好每学期一篇的教科论文,每学期要评奖。
4.组织组内教师每月要召开一次教科研讨会议,可以讨论教师的创新课,也可以讨论组内教师的课题,每月要交一张表格——照片+会议记录。
四、发挥校内七块思想引领阵地的作用,营造教育科研氛围
鄞州职高在发展教科研的过程中,既关注科研成果——文本的形成,又关注科研氛围的营造。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助于学校科研文化的形成,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科研精神。鄞州职高在摸索中主要形成了七块思想引领阵地。
(一)教科论坛
每学期举办一次,以论坛为载体,围绕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与专业建设中个性化研究中的体会,坚持教育科研与教师培养有机结合,为广大教师建构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分享教育教学的经验与体会,为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氛围,满足我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论坛准备与形式:
1.提前一个月确定论坛的主题、论坛发言者,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2.在论坛举办两周前检查论坛发言的材料(每一位发言者时间为20分钟),及时调整与修改发言材料,保证论坛质量。
3.在论坛的一周前落实好所有工作,特别是课件的准备与操作熟练程度。
论坛要求:
1.论点鲜明,能结合教育理论与实际提出中心论点(问题)。
2.论据确凿,能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事例展开;有一定的理念渗透及理论支撑。
3.论点有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较深刻的分析,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4.措辞严谨,得体,流畅;篇章结构紧凑,条理清楚。
(二)教科杂志
鄞州职高教科杂志《求索》自1999年起创刊,每学期内部发行一期。由教科室资深教科人员担任责任编辑,将每年取得的教科研优秀成果加以汇编,将教师的优秀论文和课题分成“专业建设”、“学科研讨”、“育人实践”、“实训心得”、“课题研究”等几个版块。校刊内容新颖,品质优秀,成为教师间相互学习提升的重要平台。
(三)教科讲座
每学期举办两次,邀请市内外教育科研和职业教育的知名专家前来传报送经,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扩大教育的信息量,让教师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提高教师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积极性。
(四)教科网站
鄞州职高教科室多次协商、策划,成功搭建了“鄞州职高教育科研网”。目前已在校内投入运行,各类资源正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之中。网站由“教科动态”“课题管理”“科研指导”“视频学习”“交流论坛”等栏目组成,是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教师自主学习科研知识、参与课题研究的提升平台。网站待完善后对外开放,有待将《课题研究工作手册》的过程化管理系统纳入教科网站。
(五)研讨会议
主要针对大型课题——市级或省级课题,教科室为有效发挥科研服务和思想引领的作用,主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定期召开研讨会议,邀请市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前来“坐堂咨询”,让校长室熟悉课题工作的进度,让课题实施者阶段性整理所思所做,从而逐步提升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六)鄞职教科群
“鄞职教科群”是一个“QQ交流群”,群组由学校全体参与科研工作的教师组成。“鄞职教科交流群”,是教师随时沟通创新思想和开展科研学习的互助空间,大家可以在这个QQ群里发表自己的科研思想,提出各类教学创新看法,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中产生研究课题,推进科研实践。
(七)科研图书角
利用学校图书阅览室的一块空地,组建一个“科研图书角”。在这一图书角,安放各类科研书籍、职教理论书籍、科研杂志、职教杂志等,让关心科研、研究教学的教师随时阅读各类具有学习价值的教学科图书,从而提升教科研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五、组建“名师成长工作室”,发挥教科室整体合力
鄞州职高的教科室,由教科主任负责,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和通讯报道三大业务,为最大限度发挥教科室三大业务的功能,策划组建“名师成长工作室”。 “名师成长工作室”,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通过师资培训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通讯报道提升教师的知名度。期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发挥鄞州职高教科室的整体合力,培养一批科研能力强、教学能力一流的教学名师。
名师成长流程主要有:
1.创新教学——课题提炼——培训进修——课题评奖——宣传报道——名师评比
2.课题立项——创新教学——培训进修——课题评奖——宣传报道——名师评比
鄞州职业高级中学经过三年多时间的探索完善,目前已经建立了“面向全体教师、面向学校需求、面向教育品质”的校本科研体系,形成了“全程监督、全程指导、全程服务”的校本课题管理体系,并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实绩性成绩,曾连续三次获得宁波市人民政府成果奖一等奖,被评为“2009—2010年度宁波市教科先进集体”。目前,学校有校级课题11项、区级3项、市级7项、省级3项。
|